笔趣阁 > 三国之学霸来也 > 第六十章 不惹小人

第六十章 不惹小人

笔趣阁 www.51bqg.com,最快更新三国之学霸来也 !

    董访被五花大绑在地上,看到这一幕,如遭雷击。

    难怪张忘始终都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无论自己怎么样羞辱都毫无反应,哪怕是眼睁睁看着家产被抄没,也丝毫不当回事,原来他早就将宅中的一切,都捐给了汉帝刘宏。

    司空府为了谋夺张忘家产,费尽心思,到头来狐狸没抓到,却惹来一身骚,真是何苦来哉?

    司空张济若是知道自己大张旗鼓地一番作为,都是在和当朝皇帝抢财宝,不知道心头是什么滋味?依着他那刻薄寡恩的性子,到时候会想也不想,就把自己丢出来顶罪的。

    想到自己渺茫的前途,董访不由得万念俱灰。

    张忘本不想搭理他,想到他的哥哥董昭实在是个人才,便叹一口气,走到他身前。

    董访见他要侮辱自己,愤然将头扭向一旁。

    张忘伸手帮他去解身上的绳索,口中说道:“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

    董访见张忘有化干戈为玉帛的意思,主动给自己解开绳索,有些惊讶,但是对他讲的这个故事,则完全不能理解。

    张忘继续道:“道士曾经有诗曰: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诗赋念罢,他冲着董访一拱手:“我与司空大人误会颇深,不是一句‘得饶人处且饶人’,就能化解干戈的,但那是我与司空大人的事,与董兄无关。董兄今日来为难我,乃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换成我是你,一样要身不由己。今日你无端受辱,我也没有得到一分好处,此事就此一笑揭过,你意下如何?”

    董访见张忘有心放过自己,还主动为自己找台阶下,不由得又是羞愧,又是感激。

    他恢复了自由之后,郑重给张忘道谢:“小郎君有古君子之风,董访拜服。今日事多有得罪,日后若有机会,必当重谢。”

    张忘大度地笑笑:“闲话不必多说,董兄请先走一步。那左丰为人阴毒,我怕他一会出来,不肯放过你。我对令兄的才华深为仰慕,若有机会,代我向令兄问安。”

    董访答应下来,拜别了张忘,带着司空府的兵丁匆匆忙忙逃走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过如此。

    杨修走过来,忿忿不平道:“先生为何要放过他?难道你以为你退让一步,司空张济就会放过你吗?”

    张忘无所谓道:“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打下枣来就是捞着了,没打下来,权当锻炼身体。”

    杨修翻了翻白眼,心说讲道理也不讲得高深一些,满嘴大俗话,真是可惜了你满腹的才华。

    张忘唤过张鬃来,吩咐他道:“把白瓷留在库房里不要动,其他所有的白陶、冰块、铜钱、米粮都搬上车,准备运往皇宫。如果凑不够五十辆大车,就拿铜钱去市集上,买些粟米、大麦、浊酒之类不值钱但是很占地方的货物。无论如何,都要给我在路上形成一种浩浩荡荡连绵不绝的场面。”

    张鬃领命去了,张忘又对豆子道:“我叫你准备的那些锦旗绸带都给我送到书房里来,正好有个除了抄书什么也不行的家伙来了,可以废物利用一下。”

    杨修气得连翻白眼的力气都没有了,被张忘拖着,不情不愿地跟他到了书房。

    豆子拿来一堆花花绿绿的丝帛绸带,给杨修铺在长案上,然后开始磨墨。

    杨修摆出自己熟悉的抄书架势,看向张忘,问道:“这回要抄什么?”

    张忘邪魅地一笑,开始念诗。

    “位卑未敢忘忧国,万贯家财报君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只求江山得千古,不为臣子富贵谋。”

    “回头一笑百媚生……不对不对,这段掐了。”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啊——啊——”

    张忘“啊”了半天,感觉有些词穷,便说道:“就这些吧,一句诗词抄五十遍,每辆大车上都给我插满,我要让着洛阳街头,万人空巷,争相目睹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忠君爱国情怀。”

    杨修起先还被这些忠君爱国的诗句感动的浑身哆嗦,但是一想到张忘平日的为人,立刻就平静了下来。

    这不会就是张忘说过的喊口号吧?看似美好,其实都是空的。

    张忘看懂了他对自己的鄙视,语重言长地教育他:“不要别人说什么,都以为他说的是假话,因为再坏的人,心中也有自己的坚持。人尽可夫的支女,有可能是个孝女,贪财如命的将军,有可能是个忠臣。仁义道德这些东西,离我很远,但是我衷心地爱着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张忘停顿了一下,将“我只是不爱这片土地上昏庸之君,糜烂之臣”这句话咽了回去。,

    小黄门左丰喝着茶水等了半天,一点不耐烦地样子都没有。

    他仔细把玩着帽子上的祖母绿翡翠,感受着翡翠上传来的细腻柔滑的触感,脸上喜意盎然。

    他已经从奴仆的口中,知道这顶帽子原本是太尉杨赐嫡孙杨修的了,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还回去的打算。帽子是张忘给他的,他只承张忘的情,太尉府的损失,应当去找张忘找补,轮不到他的头上。

    一个侍从担心皇帝在皇宫等得久了,会将怒气撒在他们头上,便上前一步,低声对左丰道:“都这么久了,张忘还没有准备好要进献的家产,要不要去催催他?”

    “不必。”左丰端起茶盏,慢条斯理放了一块冰进去,放在唇边慢慢啜饮。

    小的时候去河里钓鱼,鱼儿越是久久不上钩,人的心就会越焦急。一旦鱼儿上了钩,将之钓上来后,那种终有得偿所愿的快乐感,简直无法言喻。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让皇帝刘宏多等一会儿,不是什么坏事。当然了,这种大不敬的话,藏在心里就好了,没必要说出来。

    张忘年轻虽轻,却甚会做人。给他准备的时间越久,他能给皇帝带去的惊喜,势必也会越多。

    门外的人喊马嘶声,一直就没停过,不用说,那是张忘在紧锣密鼓地为进献家产做准备。

    只要这件事不出纰漏,等到自己把一车车的财物拉回宫去后,陛下肯定会重赏自己。

    张忘安排好杨修抄写诗词,又去看了看家奴们的准备,满意地点点头,去找左丰谈心了。

    左丰这个家伙,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好人。

    据演义记载,光和末年,黄巾四起,朝廷派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领兵讨伐黄巾。

    当时黄巾张角的军队十五万,与卢植的五万人相聚于广宗,数次交战,未见胜负。

    正值朝廷派黄门左丰前来考察军情,左丰挟公向卢植索取贿赂,但卢植说:“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于是左丰怀恨在心,回到朝廷后污蔑卢植故意按兵不动、怠慢军心。于是天颜大怒,派遣中郎将董卓代替卢植将兵。

    明知道左丰不是好人,张忘还是不得不去结交,这就是迫于现实的压力了。

    已经得罪了司空张济,再得罪十常侍,自己的三国生涯,差不多就该提前大结局了。

    当朝太尉主掌全国军事都不敢和十常侍掰腕子,自己在权势熏天的太监们面前,也只好夹起尾巴来做人。

    说得好听点,就是贼兵势大,不可力敌。说得不好听点,就是苟延残喘,忍辱偷生。

    过晏游侠出身,一身豪杰气,见张忘要低声下气结交太监,便有些不乐意。

    张忘挑了一块上好的白瓷砚给他,让他带去给侍御史刘陶当做谢礼。

    若是给自己的好处,过晏直接就拒绝了,但是白瓷砚是给主人刘陶的,过晏毫不犹豫就收了下来。这样一块白瓷砚价值十万钱,以刘陶清廉正直的性子,想要自己买一块,那得下辈子了。

    张忘就是喜欢过晏这样的性格,平日里对自己的名节看得比天高,一旦需要为主人谋利益的时候,顿时就能把自己的生死荣辱皆置之度外,这才是真正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