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晚丞妆 > 〇贰叁◇请安

〇贰叁◇请安

笔趣阁 www.51bqg.com,最快更新晚丞妆 !

    胡老太太年纪大了喜欢清静,远远的住在后罩房内,要穿过两个小院才到。院内的地砖已经碎裂得七七八八,积得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水坑。只有院子里从前种的桂花开得异常灿烂,却也被雨水冲得落英缤纷,一地嫩黄的花瓣。

    胡老太太的房檐下站着两个和闵素筠年纪差不多的妇人,见到来人,急忙撑着两柄旧伞迎了出来,神色拘谨地向闵庭柯几人问好。

    闵素筠悄悄在闵庭柯的耳边介绍道,“你不认得了吧?这两位是通婶的儿媳妇,脸上有雀斑的那位姓宋,是福来的媳妇。另一人姓李,是寿来的媳妇。”

    两个妇人本分木讷,也没见过什么场面,一脸的局促不安。通婶就歉意地说道,“小门小户的,一遇着事儿就麻爪,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摆了,小姐少爷们别和她们一般见识。”又向宋氏问,“老太太忙什么呢?”

    宋氏勉强笑道,“在屋子里坐着呢,听说大小姐他们来了,高兴的吵着要出门迎接,被我们强按住了。”又对闵素筠几人解释道,“一遇上阴天下雨的,老太太的风湿病就犯了,疼得她下不来床。如今年纪也大了,等闲不让她下地。”

    闵素筠就顺势对通婶道,“正巧我带了些专治风湿的汤药,回头熬给她喝。”

    通婶感激地答应了。李氏上前打了门帘,几个人进了胡老太太的屋子。房间内打扫得一尘不染,地缝都清理得干干净净。也没什么多余的摆设,桌椅虽然都是旧物,却十分规矩整洁。

    胡老太太正伸长了脖子坐在榻上焦急地等着,见人进了门,忙找鞋要下地,嘴里嚷嚷着,“九少爷呢?九少爷呢?”

    闵素筠急忙上前抓着她的手,“庭柯来了,您安稳坐着,我让他给您老请安。”

    “这可使不得。”胡老太太依照旧时的习俗裹着小脚,行动不便,听了闵素筠的话,哭得老泪纵横,“我不过是闵家的下人罢了,长兴是个不忘本的人,顾念着当年的一点儿恩情把我送来老宅荣养,我却不能不知道分寸,哪有让公子爷给我请安的道理?”

    她口中的长兴就是闵老爷。

    闵素筠冲愣在一旁的宋氏招了招手,宋氏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掏出一块旧手帕替胡老太太擦了擦泪。通婶也劝着说,“大小姐和三爷虽然年年都能见一两面,但九少爷却难得回来,您常常把他挂在嘴边上念叨,如今人到了眼前儿,该高兴才是,怎么还哭起来了?”

    胡老太太一听,忙抢过孙媳妇的手帕自己抹了两把,“我是老糊涂啦,见了你们高兴,却只知道哭。”

    说话间闵庭柯已经规规矩矩地跪在了地中央,向胡老太太恭敬地磕了三个头,“老太太,孙儿庭柯学成回来,给您请安了。”

    一句话说完,胡老太太刚止住的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她不顾闵素筠和通婶的阻拦,硬撑着从榻上走了下来,颤巍巍地扶起闵庭柯。她年纪已老,眼睛也花了,直到这时才把闵庭柯看了个仔细,“哎哟哟,可了不得,可了不得咯。我们家九少爷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一幅好样貌?”细细端详了一阵,“这鼻子眉眼,真是像极了从前的夫人。”

    闵庭柯尴尬地笑了笑。

    通婶急忙上前扶着胡老太太,“您坐着说话吧,不然大小姐他们也不安生。”

    胡老太太连连点头,重新回到榻上坐下,关心地问起了闵庭柯在国外时的日常起居。听说他把一切照顾得都好,她忍不住语带埋怨地叹了口气,“离家在外的,哪有那么容易。你这孩子心地善良报喜不报忧……哎,当初长兴送你出国后,来老宅祭祖被我教训了一顿,哪有这样狠心的爹,竟然舍得把儿子送到不认不识的外国,他要是遇到了危险可怎么办?若是有个头疼脑热身边没个知心的人照顾怎么办?”

    说得闵素筠心中一酸,想到弟弟在国外的四年时光中不知受了多少白眼和委屈,忍不住侧过身拿着手帕偷偷抹了抹泪。

    梅花香自苦寒来,闵庭析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望着一表人才的弟弟,心底不无感慨,深深叹了口气。

    通伯见状,轻轻咳了一声,冲通婶使了个眼色。通婶忙撑起笑脸,正要开口,胡老太太已经说道,“不过现在看来,长兴却是个有远见有主意的人。他几个儿女之中,也属你最成气候了。”又看着站在门口的闵庭析,“庭析,我这样说,你是不是要不高兴?”

    闵庭析陪笑道,“怎么会?我的确是比不过庭柯的。”

    胡老太太点了头,“你承认就好。别的不论,单说这相貌,庭柯就甩你几条街了。”

    闵庭析禁不住一阵尴尬,闵素筠却欢快地笑了起来,“还是您老人家慧眼识珠,敢说实话。”

    胡老太太亲昵地冲闵庭柯招了招手,要他到自己身边坐,又对儿媳妇交代,“去把昨儿给我做的桂花糕拿来,让庭柯尝尝。”

    婆婆虽然年老却不糊涂,因为半生在闵家做事,磨炼得十分有眼色。通婶估摸了一下时间,知道婆婆这是提醒她该去准备晚饭了。她冲李氏和宋氏使了个眼色,三个人蹑手蹑脚地掀帘子出去了。

    门外雨声又大了不少。

    闵素筠关心起了胡老太太的身体。胡老太太不太在意地说道,“我什么毛病都没有,硬朗着呢。如今想想,当初闵家的老人就只剩我一个苟延残喘,年纪活了一大把,只是不死,谁有什么办法?阎王老爷不肯收,我只好在世上多熬个几年。”想到已故的闵老爷和闵夫人,眼泪又掉了下来,她轻轻抓住闵庭柯的手道,“长兴死时只有你不在身边,他不知多放心不下你呢……”

    父亲逝世时没有赶回来见他最后一面是闵庭柯一辈子无法弥补的遗憾,不用别人提及,只要他自己想起,都觉得分外的难受。

    闵素筠一见,忙岔开话题,“福寿康宁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怎么到了您的口中,变得这么不稀罕了?依我说,这是福来和寿来的名字起得好,您也跟着沾了光,才能延年益寿,福寿绵绵。”

    正说着,通婶端着一盘桂花糕走了进来。许是因为走得急,裤腿子已经湿了一半。她身后还跟着几个男人,都是老实忠厚的长相。两个年纪比闵庭析大几岁的是胡福来与福寿来,身后跟着他们的儿子。一进屋就忙着问好行礼,看得出来,都是本本分分的实在人,不太会应付场面上的事。

    通婶热情地把桂花糕递到闵庭柯的手边,“九少爷,您尝一块吧。这和外面买来的不一样,是咱们自己家做的。采的就是院子里的桂花,都只摘最新鲜的嫩瓣,甜而不腻,可爽口呢。”

    闵庭柯盛情难却,从碟子里拿了一块。桂花糕用的是老模具,每块糕点上都印了字,福禄寿喜财,总共是一套。通婶又把碟子递到闵素筠的身前,闵素筠大大方方地拿起一块放在嘴里尝了尝,“嗯,味道比冠昌园还好呢。”

    通婶笑道,“难得大小姐不嫌弃,家里做的多,回头我装些你带回去,虽不是什么好东西,好歹用料放心,也让家里两位少爷尝尝。”又亲自送到了闵庭析的身前。

    闵庭析十分坚定地拒绝了。

    闵素筠道,“他自小不爱吃这些甜食糕点,别给他糟蹋,拿来我和庭柯慢慢吃。”

    闵庭析无语失笑。

    “又不值几个钱,三爷如今在政府里办事,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哪就谈得上糟蹋了呢?”通婶把装着桂花糕的碟子放在小榻桌上,“你们赶了一天的路,想是辛苦了,我去把房间收拾好,你们一会儿好歇息。”

    胡老太太吩咐道,“把热水也都烧好。”通婶应了,快步出了屋。胡老太太就一脸慈爱地望着庭柯道,“这是乡下地方,没法和省城比,你们将就着洗洗脸,睡着也舒服些。”又把通伯和胡福来叫到身前,“下了几天的雨,明儿大小姐他们去祭祖,只怕路不好走。明早你领着体康、体健几个先拿着工具过去,把沿途的草清理清理,小心别割伤了他们的腿。”

    通伯和胡福来不敢违拗,恭敬地答应了。

    闵庭析就在一旁和胡寿来几个人说话。通伯身下共有两子一女,除了福来寿来兄弟俩,还有一个小女儿胡慧兰,嫁到了附近镇子一户开榨油坊的人家里。胡福来身下只有一个叫胡体康的儿子,胡寿来身下一儿一女,儿子胡体健,女儿胡燕芝,之前陪通婶在回廊下站着的就是她。因家里来了贵客,又没有下人服侍照应,胡燕芝就去了后厨帮忙。胡福来和福寿来年纪要比闵庭析大上一些,如今体康已经成了家,儿子也有两岁了,只是事先并不知道闵庭析他们今日过来,由妻子抱着回娘家了。

    闵庭析不禁一阵感慨,胡福来只比他大几岁,如今孙子都有了,他却膝下空虚,想到此处,笑容不禁有些落寞。

    胡老太太则一手抓着闵素筠,一手抓着闵庭柯,问了些上海那边的情况,听说闵家现如今空荡荡的只有闵庭柯一个人住,她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十分可惜地说道,“长兴到老时的确有些不像话,我也劝过他盯紧了生意才是正经,谁知他却一个字也听不进去。对了,六少爷现在怎样?厂子那边可有什么进展?”

    闵素筠和闵庭柯对视了一眼。

    老家这边消息闭塞,大家又都有意瞒着,胡老太太自然什么都不知道。闵素筠扯着嘴角僵硬地笑了笑,“也……也就那么回事,现如今上海的厂子遍地都是,许多洋人看准了商机,也插了一手,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

    “也是艰难。”胡老太太点点头,像是听明白了似的,“难怪这次他没跟着一起回来,算起来我也有几年没见过他了。想来是生意太忙,实在不得空。”对闵素筠仔细交代道,“他也不年轻了,你要时常叮嘱他注意身体才是。”

    闵素筠敷衍着答应,“是,我记着了。”

    胡老太太忽然凑到她的耳边问,“他到现在也没个一儿半女的吗?”

    闵素筠一怔,有些烦躁地看了她一眼。只见老太太眉眼之间全是牵挂,她的烦躁瞬间烟消云散,只剩悲凉。这世上难得还有人真心实意的担心庭桉,只是要她怎么回答呢?庭桉现在废人一般,身子也败坏了,还谈什么儿女?

    胡老太太一看她的表情,心里就有了答案,压低了声音道,“也不知是怎么了,三爷至今没消息,六爷也没个影,你们明儿去坟地多磕几个头,让祖宗保佑他们早些开花结果。”

    闵素筠垂眉低首地点了点头。

    又说了一会儿话,通婶打发宋氏过来,说是饭菜都准备好了,请大家去前厅用饭。胡老太太道,“我腿脚不便就不去了,你们快去吃饭,之后也不用再来看我,好好休息吧,明儿还要去拜祭祖宗呢。”

    闵庭柯兄妹向她行礼告辞,出门去了前厅。

    天色已暗,雨势渐小。乡村之中没有通电,和灯火阑珊的夜上海相比,这里宁静得仿佛世外桃源,不染一丝喧嚣。胡福来领着儿子一前一后地提着灯笼,通伯和胡寿来则帮忙撑伞。闵素筠笑道,“别忙活了,我们又是不会缺手断脚,这种事情都能自己做的。”

    通伯的儿女全是老实巴交的性格,也不会说什么话,沉默地做着分内的事情。通伯笑道,“又不常年住在这边,难得回趟家,正好给我们机会服侍,这是平时求都求不来的,就让我们安心做吧。”

    闵素筠笑眯眯地看了身旁的闵庭柯一眼,不说话了。

    前厅放了一张大桌,桌面上整整齐齐的摆满了十几道菜,远远就闻到一股香气。虽没什么名贵的东西,看上去却极有食欲。

    通婶请闵素筠、闵庭析、闵庭柯上坐,愧疚地说道,“事先也不知道小姐少爷们会来,家里什么都没准备,全是现凑的。你们将就着吃,明儿一早我就去集上买些好的回来。”

    闵庭析笑道,“就是怕你们这样,所以才没有提前告知你们。这已经很好了,不用再另外准备了,我们也吃不下什么。”他说到这里,有些歉意地看着通伯和通婶,自责地说道,“这两年家里的情况你们是知道的,老家这边没帮上什么忙,还要靠你们诸多帮衬,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他说的帮忙指的是闵老爷在世时曾答应每个月给老家这边送些生活费,后来闵庭桉抽上大烟,厂子那边也停了工。不但断了收入,还每日都有债主上门要钱。他们自顾不暇,往老家送的钱也就停了。

    通伯听了,紧忙说道,“三少爷这样说真是折煞我们了。如今这样的乱世,多少人无家可归?亏得老爷慈善,给了我们一个落脚的地方,我们一家人已是感激不尽,再不敢有别的要求。”

    通婶也说,“这两年年头虽然不好,但祭田打的粮食也够我们一家人的吃食了,乡下没什么用钱的地方,我们再节省些也就够了。”

    闵庭析还想再说,已被闵素筠轻轻按住手背,“说起来都不是外人,就不要客气了。通伯,老家这边有你们照顾,我们也能放心。这里到底是我们闵家的根,百年之后庭析他们也都要回来这里,你们多费些心吧。也不用一味的节省,若是要用钱只管和我张口,万万不要委屈了自己才是。”

    通伯感激地答应了。

    “我早就饿了,吃饭吧。”闵素筠笑着说完,率先动起了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