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晚丞妆 > 〇贰捌◇提议

〇贰捌◇提议

笔趣阁 www.51bqg.com,最快更新晚丞妆 !

    路不好走,闵庭析深一脚浅一脚,速度极慢,额头上也出了不少汗。通伯莫名其妙地跟在后面,不知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眼见着日头越来越毒,唯恐晒出毛病来,忙上前劝道,“三少爷,是不是累了?要不找个凉快地方歇歇腿再走?”

    闵庭析却异常干脆地摇了摇头,“当年从军时,战壕里摸爬滚打,可远要比这辛苦多了。”但他到底人至中年,又安逸了许久,说着话时气喘吁吁,再也不比从前。他有些感慨时光易逝,垂头苦笑着走了许久,再一抬头,已经出了闵家的祭田范围。

    泥泞小路两侧的田地里杂草丛生,荒得不成样子。闵庭析皱了皱眉,有些不敢置信地指着路边颗粒无收的田地问道,“这是谁家的祭田?怎么荒成了这样也没人管?”

    通伯看了看,醇厚地解释道,“这是镇上李举人家的祭田,想必三少爷对他家还有些印象。因祖上曾出过一名举人,成了十里八乡了不起的人物。其实认真说起来,不过是房远亲,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即便这样,李家也跟着沾了光,盛极一时。他家曾办过族学,附近乡镇多少人脑袋削了尖儿似的想把子女送进去博个好前程。只可惜后来时代变了,朝廷一夕之间荡然无存,几百年传承下来的规矩也彻底变了模样。什么举人秀才,都不如枪杆子实在。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李家没多久就没落了。”

    闵庭析听着,脑海里依稀记起一些琐碎记忆,“的确有些印象,当初我到了上学读书的年纪时,好像爸就研究着想把我送过去,当时妈还活着,听了之后有些不大乐意。当时李家的族学是出了名的严格,书背不下来是要挨板子的,妈是怕我吃苦。”他说着说着,坚毅的脸上难得溢出一丝笑意。

    通伯也跟着感慨地笑了起来,“可不是嘛,那时老爷常抱怨夫人是个宠爱孩子没边没际的人。要我说,大小姐倒是随了夫人的好性,我看她对九少爷事事上心的模样,一下子就想到了夫人在世时的神情。”

    闵庭析无奈地笑道,“庭柯是我们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年纪也差了一大截,虽说是弟弟,大姐却拿他比亲儿子还要重视呢。”

    说话间路过李家的荒田,前面又是一块不成规矩的小田,种着大多没有结棒的玉米,无精打采地暴晒在阳光下。这一次不等闵庭析发问,通伯就主动介绍道,“这是镇上范家的田。范家是小门小户,不能和李家相比,这块地也是他们家人自己开出来的。前几年风调雨顺的年头里,打出来的粮食也够一家人用了。这几年却是不用想,有时连种子的本钱都收不回来。”

    天灾人祸不断,这世道还让人怎么活?闵庭析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问道,“这样的田还种它做什么?”

    “三少爷不知道内情。”通伯耐心地解释道,“现如今镇上的居民不多,之前说的李家去年就搬走了。这事儿若放在从前,他家那块上好的田地少说也值三五百钱。现在不仅卖不出去,白送都没人敢要。只怕播了种,到秋颗粒无收,赔了粮种不说,还浪费了一年的辛苦,因此只能扔在一边荒着,看也没人看。像范家这种小户却又不同,到底根基浅,田地也没多少,不用出多少力就播完种了。靠天吃饭,可比赌博惊险多了。老天给面子,就多收一些,老天不给面子就少收一些。像这些玉米梗到了冬天还能引火,也算没有空忙。”

    闵庭析点了点头,放慢了速度和通伯并肩而行。

    胡寿来则领着两个年轻人远远地跟着。

    闵庭析感叹道,“再这么下去,只怕连个温饱也难保证。”

    通伯怕他担心,忙安慰着说,“三少爷倒不用担心老家这边,田里多少能打些粮食,我们再节俭些,总能应付过眼前的难关,说不定明年年头就好了呢?三少爷只需顾好正经事儿,不用抽心思惦记这里。我们既受了老爷的恩情,别的力使不上,看家护院却是要做好的。”

    闵庭析见他一把年纪还一门心思为闵家着想,感激地说道,“还好有您在这边盯着,我们也能放开了手脚在外面做事。只是我刚才趁着烧纸时看了看家里的田地情况,地里的庄稼枯死了大半,我看今年的收成只怕不会太理想。”

    通伯不敢瞒他,点头承认,“今年入了夏就没什么雨水,天气燥得吓人。大伙都背了水往地里浇,但到底治标不治本。眨眼的功夫水就烤干了,庄稼的长势自然不理想。这会儿入秋了雨倒像是瓢泼下来似的,也不知老天在开玩什么玩笑。不过也不打紧,家里还有些去年留的存粮,今年的口粮却是够了的。”

    “那明年怎么办?”闵庭析叹了口气,“这样下去,始终不是长久之计。”他说着,深深看了通伯一眼,口气格外真诚地提议道,“回来之前我和大姐已经商议过了,福来和寿来都在闵家当过差,老实可靠,又是知根知底的。从前闵家空着,家里也不用管事的人,如今庭柯回来了,好歹得有人照应着。回头你和通婶商量商量,或是把福来一家或是寿来一家送到省城的房子里当差做事,那边的下人不够使,正好让他们帮忙照顾庭柯的日常起居,我们又能放心,你们这边也省些口粮。大姐发了话,工钱正常结算,都从她那里出。”

    通伯显得有些意外,慌乱地说道,“这是他们求都求不来的福气,还提什么工钱?没地折了他们的寿。”仔细一想,明白了闵素筠和闵庭析的良苦用心,感激不尽地说道,“大小姐和三少爷一心为我们着想考虑,我们更不敢有一丝苛求。这几年我也一直琢磨着这件事儿,想把他们送出去磨练磨练,唯恐拘在身边耽误了他们的将来。九少爷是菩萨一样的品格,若是能到他跟前儿当差做事,我也不必担心,只是怕他们笨手笨脚伺候的不周全。”

    闵庭析道,“这个是你谦虚了,我看他们就很好。更何况都是家里的老人,总比外面现买来的靠谱。”

    通伯听他这样说,显得更是激动,“既是大小姐和三少爷看重,这件事儿容我回去商量商量,看看把谁送过去才稳当。”

    闵庭析嗯了一声,又说起田里收成的事宜。没一会儿胡福来迎面驾着马车赶了过来,闵庭析笑着问他,“你怎么又回来了?”

    胡福来忙从车辕上跳下,也来不及擦汗,老实巴交地回答道,“大小姐到了家之后让我回来接三爷,说您还要开一下午的车,怕您累着。”

    闵庭析看了看自己脚上的鞋,脏得早就没了个样子,他无奈地摇摇头,这次没有坚持,轻快地爬上了马车。通伯领着胡寿来要走,又被他叫了回来,“也不是外人,一起回去吧。”

    通伯不答应,最后还是闵庭析板了脸,他才不安地领着胡福来、胡寿来上车,胡体康和胡体健则留在外面小心翼翼地赶车。

    闵庭析看胡福来和胡寿来老城忠厚的模样,越发觉得大姐的这个主意极好。

    有了可靠的人照顾庭柯,他也不用再惦记了。只是不知道庭柯是怎么打算的,万一他想回国外去怎么办?